2016年6月15日,由國家環境保護石油石化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控制工程技術中心與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聯合主辦,海灣環境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工業VOCs第三方治理政策研討會”在京舉。會議深入討論了VOCs市場現狀,分析行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若干適合現階段工業VOCs第三方治理的制度建設及管理方面的建議。
國家發改委環資司環保處冉青松、中國石化能源管理與環境保護部副局長劉春平、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司環保處副處長郭庭政、國家開發銀行評審二局處長李靖、國家石油石化VOCs工程技術中心管委會主任魏巍、中國環境科學學會VOCs專委會主任葉代啟等出席,會議由環境商會首席環境政策專家駱建華主持。
揮發性有機物是“十三五”期間重點控制的大氣污染物之一。工業VOCs涉及石油化工、合成材料、化學藥品原料制造、包裝印刷、儲運、涂裝等幾十個重點行業,排放量約2000~3000萬噸/年。工業VOCs成分復雜、量大面廣、排放源小而分散、行業排放特點差距大,相對于粉塵、二氧化硫等其他大氣污染物,減排難度更大。目前,已有11個省市出臺VOCs排污收費政策,“十三五”期間,工業VOCs治理進入快速發展期,治理任務十分艱巨。
2015年,國務院下發了《關于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見》。相對于傳統的“誰污染,誰治理”的模式,第三方治理使排污企業治理設施由掌握專業技術和管理經驗的環境服務公司進行運營,可以降低治污成本,提高治污效率,同時有利于環保部門的監管,降低執法成本。近年來,在地方各級政府的推動下,一些VOCs治理領域開始了“排污者付費、第三方治理”的治污新模式嘗試,但在實踐過程中也遇到了相關政策配套、市場機制、責任主體等方面的挑戰和困難。
為推動第三方治理模式在工業VOCs治理中的應用,實現“十三五”提出VOCs總量減排10%的目標,此次研討會討論認為,對于VOCs治理,國家除了強制性管理制度,政府未來在稅收政策、財政資金支持、確定風險保障機制、拓展融資渠道、建立第三方治理的市場準入機制、建立標準規范、加強監管和執法力度等方面給予支持,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促進VOCs治理行業健康良性發展。
參加此次研討會的還有來自上海市環保局、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中國環境科學學會、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中國環境企業家聯合會、中華環保聯合會、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工信部賽迪研究院、交通部規劃院環境所、重慶環科院、北京環科院、中石油安全環保研究院、北燃集團研究院、上海石化安全環保部、青島大煉油安環部等機構代表,廣發銀行、招商銀行、北京銀行以及中國寰球工程公司、河北先河環保、北京雪迪龍、青島華世杰、河北天龍、西安艾瑟爾、東莞富利等VOCs治理監測企業代表共六十余人。